开局阶段的舰队编组直接影响后续发展效率和战斗表现。合理的排兵布阵需要兼顾资源采集、舰队防御与进攻能力,同时确保指挥值的有效分配。前期应以工程船为核心,优先提升资源采集效率,同时搭配基础战斗舰船保障安全,避免因过度扩张导致资源短缺或防御薄弱。

舰队编组需遵循前后排分工原则,前排部署防御型舰船吸收伤害,中排安排具备均衡火力的驱逐舰或护卫舰,后排则配置远程输出单位。FG300多用途护卫舰和澄海级护卫舰是性价比较高的选择,适合平民玩家初期使用。工程船建议搭配仓储型舰船提升采集效率,如721载货型运输舰可大幅减少往返时间,确保资源稳定供应。
战斗舰船的技能加点应侧重功能性,前排优先提升装甲和能量抗性,中后排强化输出与命中率。奶船如卫士或苔原级需优先点策略技能和冷却缩减,确保持续治疗能力。刺水母、红宝石等护航艇则优先提升暴击和爆伤,增强对中型舰的压制力。初期避免同时面对多个敌人,采用单点突破策略降低战损。

计划圈的合理运用是舰队调度的关键。远距离行动时,可先派遣高速侦察舰建立计划圈,再通过增援功能快速调动主力舰队。采矿平台能节省计划圈数量并提升采集效率,但需注意同盟内部的矿区分配,避免冲突。封锁任务需谨慎选择,高辐射区域相对安全,而内圈封锁可能引发敌对行为。
后期发展需逐步替换低级舰船,中型工程船和高级战斗舰船应成为主力。ST59战列巡洋舰可作为平民玩家的核心前排,搭配雷利亚特级驱逐舰快速清理敌方护卫舰。舰队规模扩大后,可通过增援功能突破指挥值限制,但需注意曲率航行与普通航行的切换时机,避免延误战术执行。

灵活运用计划圈和增援机制,结合舰船特性与技能加点,才能在星际开拓中占据优势。
